鱼油虽然有着一些营养成分,但如果鱼油里的油脂发生了变质或原料不安全,就有可能变成健康杀手。 那么,市售鱼油哪一款更新鲜、更安全呢?
2016年6月,《消费者报道》向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送检了善存、自然之宝、安利纽崔莱、澳佳宝、汤臣倍健、Swisse、康恩贝和健安喜等8品牌鱼油,对比测试其油脂的过氧化值、酸价、汞、多氯联苯以及鱼油胶囊外壳的重金属铬等安全指标。此外,本刊还制作小实验对鱼油的类型进行鉴别。
测试结果显示,8款鱼油产品中仅有康恩贝为乙酯型,或经过人工改性,产品不够天然;自然之宝和健安喜的过氧化值超标,或已酸败,产品不够新鲜;澳佳宝的铬含量超标,长期服用将有致癌的风险。
★ 甘油酯型鱼油更天然
鱼油主要分为两种类型:甘油酯型和乙酯型。这二者有什么区别呢?
“一般来说,甘油酯型是鱼油的天然结构,乙酯型是人工分子改性而得到的。类型的差异对于EPA和DHA的含量没有影响,但可能会影响到它们的代谢吸收方式。此外,鱼油乙酯化可以提高欧米伽-3的含量,但吸收率会较低。”食品安全学博士云无心接受《消费者报道》记者采访时表示。
网上有流言称“能溶解泡沫的鱼油才是好的鱼油”,并强调说既然鱼油能溶解泡沫,必然能溶解血脂。其实,这种说法是错误、不可靠的。
泡沫的成分是聚苯乙烯,能够被丙酮、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溶解。天然型的甘油酯型鱼油是不能溶解泡沫的;而乙酯型鱼油由于经过人工改性,其结构与泡沫的相似,根据“相似相容”原理,所以能够溶解泡沫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只有高纯度的乙酯型鱼油才能溶解油脂泡沫。
而本刊此次送检的鱼油产品的外包装上,均无类型的标示。国家一级营养师焦通表示,国家标准并不强制标注,消费者在购买时也难以区分。
对此,《消费者报道》进行小实验来帮助消费者区分上述8品牌鱼油的类型情况。
在《